说到黑鱼三吃,我想起了一个事件。跟鱼有关。
前几章节,说过的那个会讲古的李姨现在怎么样了?
嗅觉吗?将有事情发生。咱比你还关心她的。只是写起来太残酷,咋下手呀?
对故事咱总也听不够,不论古代神话,还是民间趣闻,常听不厌,常听常新。可咱怕自各身边发生的故事,那么具体那么刺激,有的还怪吓人的。
咱也不知道咋回事。那天刚出家门,没走出几步就觉得楼梯拐角处有人,咱吓得站在那儿不敢出声。楼洞里黑漆一团的,咱又是从灯光里出来,眼前没个亮儿。过了一会儿,适应了,黑地里看出站在那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一男一女搂抱在一起不说话。是谁哪?楼洞里这么黑又这么冷。能是外边的人?
咱站在那有些不知所措,弄得往前走也不是回去也不是。俩个人动了一下又黏在了一起。借着对面楼远处的灯光,咱看出那侧影好象是王海。若是王海,那女的一定是邢晓燕喽。想到这里,咱的脑袋不由得轰了一声,全身的血直往胸口上撞。咱暗恋的男孩会跟咱之外别的女孩抱在一起,让咱咋忍受。
听着声,咱的嘴唇不知怎么火辣辣地燃烧起来。想像王海那酷似李姨上翘厚实的上嘴唇和丰满的下嘴唇那俩个人抱在一起有多长时间,吻了多久,咱不知道。
只知道在俩人散开后,咱是流着眼泪回房入厕的,害得咱半个月不敢再看王海一眼。后来听一个真实的传说,别人都不信,尤其是女孩子投反对票。可咱信。说是一个夏天露天放映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电影散场了,一个女孩却咋地也站不起来。渐渐地,咱成人了。好象瞬息之间咱的胸隆起宛如笼屉里发面的馒头,咱的手臂丰满厚实圆润,浑身上下的皮肤无一处不细嫩粉白,腴腻得夏季都不太敢穿半袖裙衫。邢大娘几天不见咱,就会啧啧有声地咂起嘴来,冲着咱妈说:他婶,英子这女孩几天不见就是一个样,人说女大十八变,她刚出十五就出落得有模有样,将来你要跟她操心喽。咱心想:不用你管,你还是管管你家邢晓燕吧。
李姨夫近日生病在家休假。
李姨夫烟酒都好,李姨抽烟就是跟他学的。李姨夫抽烟一天两包,酒更甚,每每派遣王河去打散白酒,咱还记得九角五分钱一斤。一元钱王河得分文不少地交出五分钱。那年月很少有瓶装洒,买瓶装酒得凭许多票。李姨夫喝酒得有下酒菜,常见的是炒鸡蛋,鱼和肉时而也会涌现在酒桌上。怎么是酒桌呢?李姨夫吃东西有个原则,好的饭菜先紧大人吃,也就是先紧他吃,李姨除外,他的菜孩子不能动一筷头子。理由是孩子吃香喝辣的还在后头哪,有的是时间。老子时日短,就请高抬贵手多多原谅多多包涵啦。
家里吃饭时王海总不上桌,盛完饭菜到厨房吃。虽然两家一厨房他也不在乎。他看不上他爹那副贪婪相。只有王河在桌上打磨磨,馋得两眼冒蓝光,就是这样也别想吃上一口。只是李姨夫的小女儿王芳偶尔能得到恩惠,得半口油水。喝完酒,李姨夫的脸黑红黑红,马上续上烟,脸上添了少许笑模样,面部的横丝肉也稍显平和。跟左邻右舍说说话,无非是他在朝鲜战场如何英勇,在什么地方呆了多少天,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李姨夫的酒也有断捻的时候。那是月末,年根岁尾,且已告借无门。
记得,那年月大人最怕月末那四五天,开始是邢大娘家无米下锅,后来是李姨家,当然是无钱打酒。咱家有时候也犯这毛病,最怕这时乡下亲属上城串门。断了酒,李姨夫就吃饭。好时日,他喝酒不吃饭。他吃饭跟别人不同,不在饭桌上坐着吃,而是蹲着吃,蹲哪都成。夏天常蹲水泥井盖上,或楼门洞二楼的窗台口上。他居高临下,把饭菜盛在一起呼噜呼噜、哗啦哗啦,吃得较卖力很认真,好象在说老王家的老爷们吃饭了。
那时吃得多是粥饭,高梁米、苞米碴子之类的,小米粥大米粥就很少见了。吃完一碗,喊一声:二孩子。王河就乖乖地出来接过碗,马上递过第二碗粥饭和青菜,然后又一次振振有词阵阵有声。
王河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叫他“二孩子”,这是专用专属名词,别人不敢用。他家是父权社会。叫二孩子的王河随他爹,饭也是蹲着吃,只是没有他爹的架子和气势,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姿势,就是吃不出爹样来。王河占据他爹的地方,得是他爹不在家的时候。在家他哪敢。
王海则不然,随咱李姨站着吃饭。好处是少吃菜多吃饭,吃完就去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