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偕同大军一万人前来攻杀胡堡,本想一举拿下杀胡,活捉秦明,挫骨扬灰,以泄心头之恨。
因为有这城墙上十几门大炮,加上明军犀利的火器震慑,后金军蒙古兵,打起仗来就有些畏首畏脚,投鼠忌器的感觉。骑兵变步兵,战斗力瞬间就减少一半,几次强攻之下,眼看都是快要攻上城墙,最后又被打了回来。几次如此,杀胡堡堡门如故,他的满蒙两军损失快有五百多人了,明知已经攻不下了。
多尔衮心中憋闷不已。
这日,后金军大帐进行了一场军事会议。
最终,被掠去弟弟的岳托,撑着病体,愿领军出战,救回萨哈璘,却被豪格阻止,这位傲气的贝勒,可是十分惜兵的,他明国疆土广阔,将士不计取数,大金弹丸之地,土地人民都是贵重,如何比得,自从领略了秦明军的强悍后,对秦明军忌惮不已。
二人意见不能一致,最终拍砖权还是落到了多尔衮的头上。
多尔衮光滑的额头隐有汗水渗出,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额哲归降,带来蒙古骑兵三千,加上后金被秦明冲散的六千多人,也有一万多,一万多的马背骁将,拿下一个五六千军民的小堡。虽不是很容易,但也不会太难。正是抱着这种想法,多尔衮才敢再次追击而来。
事情却总是出人意料,强攻一天了,别说破堡了,连门都没碰到就被打回来了,对于这种强悍的对手,多尔衮佩服之余也有深深的忌惮,毕竟现在他们是对手,你死我活的对手。
是攻是退?
两种念头交织在多尔衮心头。
二十三岁的多尔衮,戎马也有半生,那一次不是旗开得胜,那有碰到过今日这般棘手的对手。
消耗战?
第一天强攻,满蒙虽然死亡五六百人,杀胡堡上也死了一百多。若真是硬拼最后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多尔衮摇了摇头,毕竟是在明国的地盘之上,孤军深入,没有后援,更没有军粮,还有不稳定的蒙古骑兵,若是战败,缺粮,怕是并肩作战的队友会倒戈一击,多尔衮不会犯傻到这种程度。
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