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进了工厂,厂里就不能没有人,特别是大门口,不能随便放人进来。沈清辞一时找不到可靠的人,只能让沈老爹先帮忙看几日,等招了人再安排下去。
有了机器原有的工人就不够用了,沈清辞算了算工位,在原来的五个人基础上在加上保安需要再添八到十个人。
干脆买了毛笔和红纸在上面写了招工要求,在工厂大门外贴了一张,之前几个工人也有些蠢蠢欲动,毕竟谁家都有那么几家亲戚,挣钱谁也不嫌多,在招工启示贴出去的第三天人员就被齐了,只差大门口的保安。
沈清辞带着老员工一步一步的熟悉机器的每一个步骤,一定要在干净卫生的条件下去操作这些,她还一并配备了工作装,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帽子,以有限的条件做最卫生的食品。每个岗位负责的区域划分到个人,一旦食品发现问题,就能第一时间找出根源。
沈清辞把所有目前能做到的一些质量安全条规和员工手札全部罗列出来,在打字店打了好几十份儿,只为了让员工能记住每一条。
不认识字没关系,她可以念一遍两遍十遍总归能记住,食品是入口的东西必须保证质量安全,让购买者放心。
等一切琐碎事情全部处理完,已经是半个月后。
开业那天镇上的领导来了几个,象征性的和她谈了话说了些鼓励的话,彼此客套了几句,扯了墙上的红布露出牌匾上的字。
红心食品有限公司
这个公司名字延续了她曾经的记忆。
正式开业以后,公司渐渐的走向正轨,因为有了机器的24小时的运作,员工也制定了两班倒,手上的断掉的资金在窘迫前也得到了改善。
沈清辞坐在办公室里,王者手中的笔记本,里面详细的记载着公司每一步要走的路。
工厂正常运作已经初步完成,下一步,她需要在原有的客户基础上去开发。更大的客户,可是工厂只有她一人在监督,三两天可以,长时间不在工厂恐怕会乱了套。更要适量的增加几个业务员,而不是她个人的光杆司令。
在这种偏僻的集镇上,能否找到合心意的业务员和管理工厂,并且要有一定经验的人,对目前的她来说有些困难。
难道还要麻烦裴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