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豆花不是豆腐脑,而是让鸡脯肉散开成豆花状。
不少菜是把面食或豆制品这些素的东西做出荤味来,如“素鸡”,又什么全素宴,但看上去甚至吃起来感觉鸡鱼鸭肉都有。而鸡豆花这道菜,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让荤菜,做出素的形、素的味。
从逻辑推演的角度来说这当然算不上高明,既然有“以素代荤”,那当然就有人会想到“以荤代素”。
稀奇吗?
不稀奇!
但当初如何会想到从鸡脯肉入手,那就稀奇了。
然而,这道菜的关键,其实并不是“鸡脯呈豆花”,知道怎么做之后,任何一个家庭主妇,都可以轻松胜任这个工作。
其关键,是制汤。
这也正是鸡豆花这道菜,会出现在那份御厨食谱中的原因。
肉类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水解则得到氨基酸,呈味的以及不呈味的,两者共同组成“鲜、美”这个词。
用猪、鸡、鸭等不同位置的肉,共同熬汤,中小火慢熬几个小时以上,得到“原汤”,这是制汤的第一步。其关键,就是原料的使用,各家有各家的绝技,通常而言,“秘不相传”。
反正,怎么鲜美怎么来。
原汤制好之后,是混浊的,其中夹杂大量的油脂及各种大小颗粒类杂质,先用纱布简单过滤之后,再加入肉茸,以分散的肉茸吸附原汤中的杂质,谓之“扫”。
扫后面还有“吊”,对原汤进一步增味。
章老先生给许广陵的那份食谱中,使用了三扫三吊,“三扫三吊,盐如鬼,汤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