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那些工匠,如今在幽州已然备受尊重,士兵们很清楚,谁在帮他们,情感发生变化就是一种必然,而幽州,如今基本就是个大兵营,兵士的尊重,很快就被民间效仿,这使得幽州工匠地位在不知不觉之中提升不少。
地位的提升,再加上学习工家之道,使得自身实力大增,双管从下,就是自信的大幅度提升,而科研,自信何其重要?便又使得反哺战场,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
这般变化,以至于日后便是黑河水妖为祸减少,幽州方面,依旧是工家最喜欢的地域,也是工家公认绝佳的研究环境之所,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眼前,医家工家如此,兵家、儒家等就更是跨越式进步。
儒家等,通过战场实战,使得儒家等子弟明摸索出了最适合自身的战斗模式,诗词之道地位大增,也为接下来大唐诗词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需求。
兵家,就更无需多说,各种兵法书籍开始大量产生,许多还十分稚嫩,然就是这些稚嫩的兵法,却是许多将领一身的总结,更是在自家文宫之内才气演武通过,在战场上效果也同样绝佳。
这些兵书,姜子牙耗费心思一一整理之后,印刷成册,在各大军营设立图书馆,这一着,连刘浩都啧啧称奇,有那么一恍惚都会将姜子牙看作穿越者。
这些兵书,刘浩也都一一看过,更没有做出评价之类,原本也只想着旁观,可今日李治返回之时,带来的伤亡数据,还是让刘浩心中过不去这道坎。
“‘《三十六计》’也该出了!”
非是刘浩想要隐藏,而是三十六计总结性太强,几乎将战事所有可能都道尽,可以说,任何计策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影子,或者任何时候都可以从三十六计之中套取模板用在战场之中。
它的出现,最大程度上,会使得兵家将领对计策思考成为惰性,当然,好处也是非同寻常的。
单单通读掌握这些计策,就足矣让兵将的战斗力提升几个等级,以弱胜强就会变得常态,这种常态,对眼前幽州人族而言,却成了急需。
说到底,水妖们哪怕再弱小,平均阶位也超过七阶,而七阶的士兵,几乎少得可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三车力’还需要很长时间普及,猴子的棍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看来《三十六计》也该出世了!”
刘浩自言自语一句,拿出笔墨纸砚,开始沉下心来书写起来。